古诗文网

秦州杂诗二十首·其六

唐代: 杜甫

城上胡笳奏,山边汉节归。
防河赴沧海,奉诏发金微。
士苦形骸黑,旌疏鸟兽稀。
那闻往来戍,恨解邺城围。

城上胡笳奏,山边汉节归。
秦州城上胡笳奏起乐曲,山脚下归来远行的使节。

防河赴沧海,奉诏发金微。
奉皇上之命从金微调来士兵,为防御河北的叛军而远赴沧海。

士苦形骸黑,旌疏鸟兽稀。
士兵辛苦啊形骸黧黑,黎木稀疏啊鸟兽无几。

那闻往来戍,恨解邺城围。
哪能经受这种往来征戍之苦,所恨的是叛军解除了邺域之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17-120
2、 韩成武 张志民.杜甫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62-272

城上胡笳(jiā)奏,山边汉节归。
汉节归:当时战乱未平,需调集西域兵马东征,故常有使节从秦州经过。

防河赴沧海,奉诏发金微。
金微:古山名,即今阿尔泰山。唐时于此置金微都护府。

士苦形骸(hái)黑,旌(jīng)疏鸟兽稀。

那闻往来戍(shù),恨解邺(yè)城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17-120
2、 韩成武 张志民.杜甫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62-272
城上胡笳奏,山边汉节归。
防河赴沧海,奉诏发金微。
士苦形骸黑,旌疏鸟兽稀。
那闻往来戍,恨解邺城围。

 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。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是杜甫到秦州(今甘肃天水)后所作的大型组诗。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秋天,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,开始了“因人作远游”的艰苦历程。他从长安出发,首先到了秦州。在秦州期间,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,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,统题为“秦州杂诗”。据末首末二语,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,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。

  此时是“安史之乱”的第五年,李唐王朝虽已收复,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,中原战火正炽,西北边境烽烟迭起,关辅又饥,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。在此时,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,离职携眷西行,流寓秦州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,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17-120
2、 韩成武 张志民.杜甫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62-272
3、 师凤轩 潘易麟.试论《秦州杂诗》的悲愁美.西北师大学报:社会科学版,1988(4)
4、 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500-501
5、 陈贻焮.杜甫评传(中)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:394-418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秦州城上胡笳奏起乐曲,山脚下远行的使节归来。
奉皇上之命从金微调来士兵,为防御河北的叛军而远赴沧海。
辛苦的士兵皮肤黝黑,黎木稀疏啊鸟兽无几。
哪能经受这种往来征戍之苦,所恨的是叛军解除了邺域之围。

注释
汉节归:当时战乱未平,需调集西域兵马东征,故常有使节从秦州经过。
金微:古山名,即今阿尔泰山。唐时于此置金微都护府。
“恨解”句:史载,乾元二年(759)唐军九节度使围邺城已数月,因军中无帅,攻城不力,致使史思明调兵解邺城之围得逞。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。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是杜甫到秦州(今甘肃天水)后所作的大型组诗。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秋天,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,开始了“因人作远游”的艰苦历程。他从长安出发,首先到了秦州。在秦州期间,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,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,统题为“秦州杂诗”。据末首末二语,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,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。

  此时是“安史之乱”的第五年,李唐王朝虽已收复,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,中原战火正炽,西北边境烽烟迭起,关辅又饥,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。在此时,仅以左拾遗身份

杜甫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猜您喜欢

古塞下曲

唐代: 李颀

行人朝走马,直指蓟城傍。
蓟城通漠北,万里别吾乡。
海上千烽火,沙中百战场。
军书发上郡,春色度河阳。
袅袅汉宫柳,青青胡地桑。
琵琶出塞曲,横笛断君肠。

绥州作

唐代: 韦庄

雕阴无树水南流,雉堞连云古帝州。
带雨晚驼鸣远戍,望乡孤客倚高楼。
明妃去日花应笑,蔡琰归时鬓已秋。
一曲单于暮烽起,扶苏城上月如钩。

塞上听吹笛

唐代: 高适

雪净胡天牧马还,月明羌笛戍楼间。
借问梅花何处落,风吹一夜满关山。

送人游塞

唐代: 王建

初晴天堕丝,晚色上春枝。城下路分处,边头人去时。
停车数行日,劝酒问回期。亦是茫茫客,还从此别离。

永王东巡歌·其三

唐代: 李白

雷鼓嘈嘈喧武昌,云旗猎猎过寻阳。
秋毫不犯三吴悦,春日遥看五色光。